冬日的早晨,大多数人还沉浸在温暖的被窝里,而在永修县的虾塘旁,已有身影忙碌地穿梭。在这样的自然环境中,有人通过养虾事业,开辟了新天地,不仅改变了自身的命运,也影响了周围的乡亲。
赣北虾塘的清晨希望
江西九江永修县涂埠镇的龙虾养殖户王贤荣,天刚蒙蒙亮就起了床,开始巡查虾塘。冬日的赣北大地一片寂静,他看到虾塘里的水草已经生根,脸上洋溢着喜悦。水草对小龙虾的栖息至关重要,等到春天气温回暖,水草茂盛,就可以投放虾苗了,这预示着全年的希望就此播种。
王贤荣深知,水草的品质对小龙虾的成长和产量至关重要。他仔细观察水草的生长情况,哪怕是细微的变化也难逃他的法眼。这些水草不仅是小龙虾的栖息地,更是支撑他家庭生活和乡亲们致富的根本。
天赐的养殖宝地
永修县位于鄱阳湖边,修河和潦河在此流过。这里水***丰富,为龙虾养殖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水是生命的根本,对小龙虾的养殖尤其重要。好的水源保证了龙虾生长得健康,肉质也更加美味。
永修县的稻虾养殖已覆盖26万亩,年产量突破4万吨,因而荣获“江西省小龙虾养殖之冠”的美誉。如此庞大的养殖规模与丰硕的产出,离不开水***的滋养,更是养殖户辛勤付出的结果。
探索之路的开端
2017年,王贤荣与友人携手在永修县承租了超过两千亩的土地,尝试了“稻虾共作”的新模式。起初,他们对此一无所知,经验不足。然而,他们并未放弃,而是积极向全国各地的专家请教。***的是,当年就取得了不错的收益,这让大家对未来的发展充满了信心。
王贤荣回忆起过去那段时光,提到四处求学颇为不易,然而收获颇丰。一开始的尝试就取得了成功,这让他们意识到这条致富之路是可行的,进而更加坚定了继续前行的信念。自那以后,他持续深入研究,努力提高自己的养殖技能。
变身“种养专家”
八年时光流转,王贤荣从初学者蜕变为知名的“稻虾种养高手”。他不局限于传统方法,开创性地研发了“无环沟”稻虾综合养殖技术。这种技术使得稻田得以***用清水灌溉,实现了生态养殖。
不再挖掘边沟,“无环沟”模式维持稻田原本样貌,通过拓宽、加高、加固田埂来增加水深以养殖虾类。这种从“稻虾共作”发展到“稻虾连作”的方式,不仅减少了农田的改造工程,而且还能额外养殖一季龙虾,每亩田地能增加收入超过一千元。到了2024年,他因此被评为“九江市农村优秀实用人才”。
产业的蓬勃发展
王贤荣的公司现在稻虾养殖的面积超过7000亩,遍布永修县好几个乡镇。随着养殖规模的增大,他期望能帮助更多村民增加收入。为此,他创立了永修县稻虾协会,传播先进的养殖方法,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农户加入。
基地让一百多位***人找到了新工作,他们每人每年能多赚近十万元。看着村民们口袋渐渐鼓起,王贤荣心里特别开心。他觉得自己付出没有徒劳,许多家庭的生活条件也因此得到了提升。
农旅融合的未来蓝图
王贤荣有了新的***。他***在稻虾养殖基地的基础上,开展休闲垂钓、农家体验、研学旅行等活动,促进农业与旅游的融合。他认为,农业与旅游的结合能让更多人认识永修的小龙虾产业,同时也能给乡村注入新的生机。
他坚信,这些新项目将使永修县的龙虾产业声名远扬,并吸引更多游客前来消费。此举不仅能够稳固现有的产业根基,而且对乡村振兴大有裨益,能让更多村民享受到更好的生活。
你认为王贤荣的这种“无环沟”养殖方法,在其他地方是否可行?请点赞并转发这篇文章,不妨在评论区留下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