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化成活养护期需多少时间?
一般在绿化施工完成后一年为成活养护期,业内通常***用3个月、6各月养护来确定成活期,在前期的时候着重对苗木进行养护管理,定期浇水、除草等等,一般情况下只要取苗与栽植到位,并***取必要的保活措施,苗木成活期养护时间长短不是问题,而且苗木的成活率也是很高的。
养护期的时间根据合同而定
从种植绿化到期满,第1—3个月称为成活期。4—12个月为养护期。养护期也是根据合同的时间来定的,如果合同期是一年,那么绿化的养护期也是一年。
绿化养护期的主要内容包括:浇水,施肥,修剪,除草、绿地清洁卫生、病虫害防治,防涝防旱等。
农产品的研发种植期大概多久?
一般情况下, 从***研发到***的商业化需要经历三个阶段:研发育种、田间制种、***加工,这个周期一般在10年左右。通过审定推向市场后,还需要经过推出期(1~3年)、成长期(3~5年)。
经过前面十多年的精心运作,才能发展至成熟期,产生较大收益。大北农转基因***已完成上述三个阶段。在技术上实现了多品种突破。
燕麦的种植方法与时间?
燕麦是一年生草本植物,它的营养价值丰富,含有多种营养成分,如蛋白质、维生素、钙、铁、镁、锌等。具有降低胆固醇、降血脂、调节血糖、改善便秘、减肥等功效。
燕麦喜欢高寒干燥的气候,喜欢温暖湿润的环境,不耐高温,喜欢光照。燕麦的***发芽温度为2一3℃,发芽较缓慢,出苗到拔节期的适温为15℃,一般气温稳定在10℃以上即可播种。播种时间为每年的3一4月,不过我国各地气候差异较大,播种的时间也不尽相同。
燕麦的种植方法:
一、选择颗粒饱满,抗倒伏,增产性能较好的品种。
二、燕麦种植要轮作,可减少燕麦黑穗病的发生。前茬以豆类,马铃薯或绿肥作物为最佳。
三、燕麦种植前,选择晴朗天气将***摊2一3厘米厚,晒3天左右。晒种可促进***早萌发,提高发芽率,且阳光中的紫外线能杀死***表皮上的细菌。播种前用多菌灵等药剂按***总量的0.2%一0.3%均匀拌种,可有效防治黑穗病。
四、根据品种的特性,地力条件等来决定播种量,确保每亩出苗在25一30万株。
五、施肥方法:
①、燕麦根系发达,吸肥能力较强,一般每亩施腐熟的有机肥2000千克左右,配往氮肥7千克,磷肥5千克,作为基肥。
②、燕麦苗期喷新高脂膜,可增加有效分蘖率。
③、燕麦抽穗期,喷一次壮穗灵,可提高授粉能力,增加穗粒数,增加千粒重。
④、燕麦生长后期,可喷施磷酸二氢钾,对提高产量有很大效果。
六、中耕除草及病虫害防治。
燕麦是一种一年长日照草本植物,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一般在日常生活中以燕麦片或者燕麦粥的方式出现在人们面前,而在很多的牧区则是用燕麦来直接饲养家畜,是一种既经济又实用的饲料。那么燕麦应该如何进行合理的种植?又在什么时间段进行种植?接下来和大家一起探讨一下。
选地与整地
选地。虽然燕麦具有抗干旱、耐瘠薄的特点,对土壤的要求不是十分严格,但了为了提高燕麦的产量在选地时最好选择地势平坦、土壤耕层深厚、土质疏松、肥沃的壤土或者砂壤土。种植蕪麦不宜连作,否则易造成较为严重的病虫害,杂草多,对产量的影响较大,土壤的肥力也较差,不能给燕麦的生长提高充足的养分
整地。在种植前要整地,一般在秋季要全部的深耕一次,深度要求为25~30cm,在耕后要及地的耙细。早春进行浅耕,深度一般为10cm左右。浅耕可以根据实际的土地情况灵活的掌握,一般较为干旱的土地要多耙耱镇压,少浅耕国对于地温较低的土地,则不需耙耱镇压,要翻耕放墒,提髙地温。在耕地后要及时将土壤耙平、耙细,以起到保墒的作用,从而提高播种的质量。
施基肥。燕麦属须根系作物,吸收能力较强,对氮肥非常敏感,对肥力的需求较大,因此要在播种前给土地施足基肥。基肥以农家有机肥为主,***的施加复合化肥。施基肥要结合春耕进行,一般要求每公顷需有机肥约30吨、过磷酸钙600kg、尿素300kg。其中尿素在播种前施加60%作为基肥,另外的40%则在燕麦的拔节孕穗期结合中耕追肥用。
选种与处理
选种要根据当地的生态环境、土壤的条件、生产的需求,选择适应性强、产量髙、抗逆性强、抗病虫能力强、抗倒伏的优良品种。选择好品种要精选***,将小粒、秕粒、虫粒以及杂质剔除,留下籽粒饱满、大的作为***使用。
播种前要晒种,选择在睛天将挑选好的***摊晒2~3天,起到杀灭***表面病菌,提高种孑发芽率,促进苗齐、苗壮的作用。为了避免和减少燕麦发生病虫害而影响生长和产量,在播种前可选择一些药剂来拌种,以防治病虫害。如可用播种量的0.3%的乐果乳剂拌种用来防治黄矮病。
适时播种
选择播种期。播种期是否选择适宜对燕麦的产量影响很大,如果推迟播种会影响***的品质,播种过早则不利于***发芽出苗,因此要选择适宜的播种时间做到适时播种。燕麦最适宜的播种期为3月旬至4月上旬,在清明节的前后,最迟也不可超过谷雨,此时的土壤解冻约为10cm左右,利于***发芽,有利于燕麦的生长发良,并且播种产量最高。另外,确定播种期还要结合燕麦的生育期。
合理密植。播种量对产量的影晌非常大,要根据所选择的品种以及地力来确定播种量,如果密度过大,会导致因苗多而发生争肥、争光的现象,从而影响了个体的生长发育造成减产。一般情况下每亩(1亩约为7m2)地的播种量为10~11kg,每亩苗量为24万~30万株时产量最高。对于肥力较好、生产水平较高的土地则可以适当增加播种量。
播种方法。播种方法最好选择机械播种或者人工开沟条播。要求条播种的行距为15~20cm,深度为6cm。对于土壤墒情较差的情况,可以适当的深一些。播种时要防止发生重播、漏播的现象,要做到播种均匀,在播种后进行耙地,使***与土壤充分的结合,防止漏风。
田间管理
做好燕麦的田间管理工作是稳产和高产的关键。燕麦不能使用除草剂,因此田间管理的工作重点就是中耕除草。做好幼苗期的人工除草工作,在燕麦长到10cm左右迸进行第-次除草,此时中耕可以増加土壤的通透性,防止脱氮,从而促进根系的发育,提高根系的吸收能力。中耕时要注意不能埋苗,不要伤到叶片及苗的根部。第二次中耕选择在拔节前期迸行,以消灭田间的杂间,疏松土壤,提髙土壤的蓄水能力以及抗逆性。另外,可以在拔节的后期进行第三次中耕。
加强水肥的管理。充足的水肥是高产的关键,应在燕麦水肥的关键期及时的追肥、灌水。水肥管理要结合苗的生长情况、地的肥力来进行管理。一般苗期的震水量较多,要视土壤的墒情来浇水,每次要求浇透。
拔节期至抽穗期是需水肥的关键期,也要及时的浇水。燕麦拔节期的生长速度较快,需肥量大,此阶段要做好追肥的工作,每亩按一定的标准来追施尿素。在拔节后期、抽穗前期,则要追施一次叶面肥。
病虫害防治。做好燕麦的病虫害防治是田间管理的重点。一般在燕麦生长的中后期为病虫害的多发期主要的病害有黑穗病、红叶病、秆锈病等。防治时要釆取有效目经济的方法,播种前选择抗病品种、实施轮作、张药物拌种,如发病则要选用药物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