梭子蟹吊笼养殖技术?
苗种来源
1.自然苗:7月中旬-8月中旬收购海区自然***捕个体地50-100g的健壮幼蟹,数量按3600只/亩算。收购时间越早越好,早期苗种个体小,价格便宜,单位重量个体数量多。投资相对较少。
2.人工育苗:6月份购进育苗场当年所育蟹苗,在水泥池培育壳长达到3~4cm后,进行海区养成。
养殖
由于梭子蟹相互残杀成性,因此养成笼内每层放1只幼蟹,吊养在近海区的扇贝养殖筏架上。养殖海区应在海流较缓的近海区或扇贝养殖中心区为好,这样可以减轻海流将饵料带出养殖笼造成的饵料损失及养殖笼在海流中的摆动对蟹体造成的损伤。
日常管理
1.投饵:饵料以鲜活的低值蛤类(海红等)小杂鱼等为主,投饵量根据梭子蟹的生长情况和残饵量具体确定,一般控制在蟹体重的7-10%之间,投喂蛤类可相对多些。投饵次数根据摄食强度确定,一般体重在50-100g时每3天投喂二次,体重在15og-200g时每2天投喂1次,体重大于25og时每天投饵1次。
2.清饵、除脏:因残饵一般被梭子蟹夹碎随潮水流走,可在投饵过程中同时进行清饵、除脏、剔除死蟹的工作,不必单独进行;在养殖笼脏况严重时,可适当进行倒笼。
3.压笼:养殖笼重量较轻,易随风浪摔打造成蟹体受伤引起死亡,因此需用坠石、沙袋放人养殖笼最下一层进行压笼,减轻风浪造成的损失。
4.11月份,在养殖海区水温降至10-15℃时,梭子蟹摄食量下降,甚至停止摄食,此时应及时收获出售或进行越冬暂养;成活率一般可达到8o%?9o%以上。
霞浦吊笼海参养殖技术?
【一是】苗种选购时,应尽量选购越冬苗。目前,北方苗种市场上有大量参苗都是春季投放的,并没有经过室外越冬的自然淘汰,因而抗寒耐低温的能力相对差些。养殖户要注意辨别及了解池子的情况。
【二是】加强暂养及运输过程管护。抓苗池与暂养池之间的距离不要太远,抓苗、装车及短途运输过程总共时间不要超过1.5小时。装笼后,集中在池子时,最好用“参安2号”等药浴下,防应激及机械损伤造成的海参抵抗力下降。
【三是】提高海参机体抵抗力。在养殖过程中,适量添加VC及低聚糖拌以生物藻胶,与海带伴均后投喂。
【四是】做好防寒措施。在低温期将吊笼的绳子放长,海区底层的温度会比表层的温度略高。
养殖的海参缩水怎么回事?
1、注意水质以及饵料,及时换水,更换饵料。
2、有条件的话可以把水质化验一下,再看看饵料配比是不是有偏差及时进行处理。
3、重要的是观察是一下海参是否发生疾病,生了疾病及时进行救治。
当水温达20℃时,刺参就会转移到深海的岩礁缝隙中或潜藏于石底,不吃不动,整个身体收缩变硬如刺球。一般动物不会吃掉它。它一睡就是一个夏季,等到秋后才苏醒过来恢复活动。是生活在海边至8000米的海洋棘皮动物,距今已有六亿多年的历史,海参以海底藻类和浮游生物为食。
海参全身长满肉刺,广布于世界各海洋中。我国南海沿岸种类较多,约有二十余种海参可供食用,海参同人参、燕窝、鱼翅齐名,是世界八大珍品之一。
海参不仅是珍贵的食品,也是名贵的药材。据《本草纲目拾遗》中记载:海参,味甘咸,补肾,益精髓,摄小便,壮阳疗痿,其性温补,足敌人参,故名海参。海参具有提高记忆力、延缓性腺衰老,防止动脉硬化以及抗肿瘤等作用。随着海参价值知识的普及,海参逐渐进入百姓餐桌。生活环境决定海参品质。大棚养殖6月份海参出现缩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