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地区在冬天,水温适中,使得养虾业展现出别具一格的竞争优势。然而,养殖户们面临着一个难题:如何在寒冷的冬季大量培育出体型较大的小龙虾苗。接下来,让我们共同探究广西地区小龙虾反季节养殖的具体情况。
广西养殖优势凸显
广西与武汉、江苏等地的小龙虾养殖环境不同,那里的冬季水温适宜小龙虾生长。在寒冷的天气里,其他地区难以进行养殖,而广西却能利用这一优势进行反季节养殖。因此,广西的小龙虾在1至4月期间能够抓住高价市场的机会,盈利潜力更大。目前,广西正处于小龙虾大规格苗种的高峰期,南宁、贵港等地的养殖户都希望能借助这一优势赚得丰厚利润。
传统模式问题重重
传统的小龙虾养殖方式中,繁殖和养殖没有分开。亲虾和不同大小的虾苗共居于同一片稻田的水域。因此,稻田中虾的重量难以预估,养殖者无法准确添加适量的饲料。结果是小虾苗常被大虾吞食,导致大规格的虾苗数量远低于预期。以南宁、贵港等地为例,在这种养殖模式下,每天每亩的捕苗量只有0.5到2.5千克,与目标产量相差甚远。
清理存虾做法
稻田根据存虾量的不同,有各自的处理方法。首先,养殖场需将存虾量较少的稻田清空,数量至少达到三块,这部分面积大约占整个养殖面积的30%。在这些稻田中,已经产卵的雌虾和雄虾可以直接出售,而未产卵的雌虾则会被转移到尚未清理的稻田中继续繁殖。此外,清理出来的虾苗会根据个体重量分为三个等级,并分别放入已清空的稻田,确保同等级的虾苗在同一个稻田中。
连续捕苗操作
未清理的养殖稻田要连续三天进行虾苗的笼捕。虾苗需按照三个不同规格进行分拣,随后放入已清理干净的稻田中,相同规格的虾苗集中放置。每天持续笼捕虾苗,并按照规格分配到空闲的稻田。必须注意调整放养密度,具体标准为:规格大于等于3克的,每亩放养1万尾;规格在1克到3克之间的,每亩放养1.5万尾;规格小于1克的,每亩放养2万尾。若放养密度不足,需连续三天捕捞以补充。
合理投喂饲料
投放饵料需遵循科学原则。依据稻田内虾的重量,饵料投放比例应为6%至8%。每日喂食两次,其中早上提供日饵量之半,傍晚则提供另一半。同时,每3至5日需对饵料比例进行调整。这样做可以保证虾苗获得足够的食物,有助于其健康成长,并提升大规格虾苗的产量。
养成销售周期
水温保持在16℃左右时,虾苗的养殖周期各异。最大的虾苗需养30天,中等大小的需45天,最小的则需60天才能捕捞出售。养殖户若能合理安排时间,便能在1至4月的高价期收获,从而增加收入。
大家对广西农民尝试反季节养虾致富的看法如何?欢迎在评论区讨论。同时,请点赞并转发这篇文章,让更多的人了解这一话题。